
焦点行业:用于网络安全威胁检测的机器学习
图片来源:Editor | Canva
(背景由 Freepik 设计)
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复杂且数量庞大。为应对这些挑战,该行业已转向机器学习(ML)作为检测和响应网络威胁的工具。本文探讨了在网络安全威胁检测领域产生影响的五种关键机器学习模型,并分析了它们在保护数字资产方面的应用和有效性。
机器学习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在探讨具体模型之前,了解机器学习在网络安全中的广泛应用非常重要。
- 网络入侵检测: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网络流量模式,以识别可能表明正在进行攻击或入侵尝试的可疑活动。这种方法通过检测新颖的、不断演变的威胁,超越了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系统。
- 恶意软件检测与分类: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通过分析代码结构、行为模式和文件特征来识别恶意软件。这种方法对于对抗那些通过改变代码来逃避检测的多态恶意软件特别有效。
- 网络钓鱼和垃圾邮件检测:机器学习技术分析电子邮件内容、发件人信息和嵌入的链接,以识别潜在的网络钓鱼尝试和垃圾邮件,从而保护用户免受社会工程攻击。
- 用户和实体行为分析 (UEBA):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正常的用户行为基线,并检测可能表明内部威胁或账户被盗的异常情况。
- 威胁情报与预测:通过分析来自各种来源的大量数据,机器学习可以帮助预测潜在的未来威胁和攻击向量,使组织能够主动加强其防御。
- 自动化事件响应:机器学习驱动的系统可以自动化对检测到的威胁的初步响应操作,缩短响应时间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损害。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在这些网络安全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五种机器学习模型。
1.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
随机森林是一种集成学习方法,它构建多个决策树,并输出个体树的分类模式(分类)或平均预测(回归)。
在网络安全领域,随机森林在网络入侵检测和恶意软件分类方面非常有效。它们处理高维数据的能力使其在分析网络流量或恶意软件样本中存在的众多特征时非常有用。例如,通过同时考虑各种流量特征,它们可以有效地区分正常和异常的网络行为。
随机森林还提供特征重要性排名,这可以帮助安全分析师了解哪些因素在识别威胁方面最重要。在这样一个领域,理解检测背后的原因通常与检测本身一样重要,因此这种可解释性非常有价值。
Exabeam等公司已将其随机森林应用于其用户和实体行为分析(UEBA)解决方案,与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系统相比,提高了威胁检测速度并降低了误报率。
2. 深度神经网络 (DNNs)
深度神经网络是具有多个隐藏层连接输入层和输出层的复杂神经网络。它们在学习数据的分层表示方面表现出色,使其成为网络安全领域中有用的工具。
在恶意软件检测方面,DNN可以分析原始字节序列或反汇编代码来识别恶意软件,即使它是以前未见过的变种。这种能力对于对抗不断演变的恶意软件威胁非常重要。DNN也可应用于网络异常检测,在那里它们可以识别网络流量中可能表明正在进行攻击的细微模式。
微软在 Windows Defender Advanced Threat Protection 中使用这些模型,证明了 DNN 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有效性。这种集成提高了对新出现的威胁的检测能力,包括传统基于签名的检测方法经常会错过的无文件恶意软件攻击。
3. 循环神经网络 (RNNs)
循环神经网络(RNNs)被设计用于处理序列数据,这使得它们在网络安全领域分析网络流量或用户行为序列等时间序列数据时特别有用。
RNN 在检测网络流量随时间变化的模式方面非常有效,这对于识别恶意软件中的命令与控制(C&C)通信或检测在较长时间内展开的高级持续威胁(APTs)非常有用。它们还可用于分析用户行为序列,帮助识别可能表明内部威胁或账户被盗的异常行为。
Darktrace 等网络安全公司已将 RNN 整合到其威胁检测系统中,使它们能够在不依赖预定义规则或签名的情况下识别新颖的威胁。这种方法已被证明在检测绕过传统安全工具的威胁方面非常有效。
4. 支持向量机 (SVMs)
支持向量机(SVMs)是监督学习模型,在二元分类任务方面表现出色,这使得它们成为网络安全领域区分良性和恶意活动的宝贵工具。
SVM 在垃圾邮件和网络钓鱼电子邮件检测方面特别有效,它们可以根据包括内容、发件人信息和结构特征在内的多个特征对电子邮件进行分类。它们在识别恶意 URL 方面也很有用,URL 是网络钓鱼攻击和恶意软件分发的常见途径。
许多电子邮件提供商和网络安全公司将 SVM 作为其威胁检测系统的一部分,从而提高了在恶意内容到达最终用户之前过滤掉它们的能力。
5. 聚类算法(例如 K-means)
聚类算法,如 K-means,是无监督学习技术,可将相似的数据点分组。在网络安全领域,这些算法对于检测异常和对相似类型的威胁进行分组非常有用。
聚类可用于对相似类型的恶意软件进行分组,帮助分析师了解不同恶意软件家族之间的关系,并可能发现新的变种。它在网络行为分析方面也很有效,可以识别出表现出相似异常行为的设备组,这可能表明感染了僵尸网络。
研究人员已成功使用 K-means 等聚类算法来检测僵尸网络,方法是将具有相似特征的网络流量进行分组,从而证明了这些技术在识别先前未知的恶意网络活动方面的潜力。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这些机器学习模型在网络安全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但仍存在挑战。这些挑战包括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训练数据、机器学习模型本身面临的对抗性攻击风险,以及在高风险安全环境中解释某些模型决策的困难。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在可解释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I)领域取得进展,使机器学习模型更具可解释性,自动化响应系统能够实时对威胁做出反应,以及改进检测零日攻击的技术。机器学习与其他技术(如区块链和量子计算)的集成也可能为网络安全打开新的可能性。
结论
机器学习正在改变网络安全的威胁检测,使我们能够更主动、更适应性地防御不断演变的网络威胁。从随机森林到深度神经网络,这些机器学习模型正在增强我们在各个行业保护数字资产的能力。然而,重要的是要记住,机器学习并非万能解决方案,而是作为综合安全策略一部分使用时最有效的工具。随着该领域的不断发展,机器学习与网络安全的结合将在塑造数字安全未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暂无评论。